歡迎使用手機瀏覽
五十多年前的香港曾遭受嚴重的水荒,擰開水龍頭用上自來水是當年350萬香港人的奢望。為了緩解同胞的用水問題,有這樣一群人,他們喊出了“要高山低頭、令河水倒流”的口號。用短短一年的時間,開山劈嶺、鑿洞架橋、修堤筑壩,建成了一條橫跨粵港兩地的供水工程。此后,又經(jīng)過一代一代人的努力,四次擴建,如今,東深供水工程成為保障香港供水的生命線,滿足了當前香港約80%的淡水需求。近日,東深供水工程的建設者們被授予時代楷模稱號。
深圳水庫大壩是東深供水工程輸水入港前的最后一站,從東莞橋頭鎮(zhèn)引調的東江水流經(jīng)六十多公里,經(jīng)這里送入香港,保障了香港約80%的用水需求。
清澈的東江水,在這里流淌了五十六年,見證了香港的滄桑巨變,也見證了從未變過的血濃于水的同胞情誼,以及一代一代工程建設者們的艱苦奮斗精神和家國情懷。
1962年到1963年,香港連續(xù)9個月滴雨未下,大旱面前,蓄水設施淪為擺設,水塘里長出了茂密的草甸,350萬香港同胞遭遇前所未有的水荒。
香港雖然三面環(huán)海,但是,由火山巖、花崗巖組成的山地和丘陵占據(jù)了香港面積的85%,非常不利于地下水儲藏和開采,能利用的淡水資源寥寥無幾。1963年5月,萬般無奈的港英政府通過香港中華總商會和香港九龍工會聯(lián)合會向內地發(fā)出求援信號。消息一到,時任廣東省省長陳郁立即回應。
一個月不到,廣東省又額外增加向香港供水318萬立方米。此外,香港方面還可以用輪船到珠江口免費取水。然而,舶船取水、行車運水只能解決燃眉之急,絕非長久之計。1963年12月8日,周恩來總理來到廣州,當他得知香港缺水的情況后,迅速作出指示,決定引東江水供應香港。
東江,發(fā)源于江西省,向西南進入廣東,是離香港最近、水量最充沛的自然河流。然而,引東江水入港卻異常困難。原因在于,要讓從南往北流的東江支流——石馬河河水倒流。設計師們想了一個辦法:先把石馬河的S形河道取直,然后分別在橋頭、司馬、馬灘、塘廈、竹塘、沙嶺、上埔、雁田安裝大型水泵,分八級提水到雁田水庫,也就是將水從海拔2米一級級提升至46米,最后利用自然重力讓水流到深圳水庫。工程量異常巨大,在那個大型施工設備短缺的時代無異于愚公移山。然而,為了讓同胞盡早喝到東江水,工程卻要在一年內完工,在很多外國專家看來幾乎不可能。
1964年2月20日,東深供水工程正式動工,一年的工期目標擺在眼前,中央和廣東省政府幾乎動員了可以動員的一切力量,在那個專業(yè)人才奇缺的年代,水利專業(yè)的學生也毫不猶豫地加入了建設者的隊伍。
當時的陳汝基還是廣東工學院農田水利專業(yè)的一名學生,接到任務,立刻和自己83名同學一起,背上鋪蓋,拿上計算尺,懷著滿腔熱血來到施工現(xiàn)場。
1964年10月13日,超強臺風在廣東省沿海地區(qū)登陸,東江支流石馬河出現(xiàn)了50年一遇的大洪水。暴雨如注,東深供水工程下游的水位直逼圍堰頂部,如果不能及時關閉上游的泄洪閘,洪水將會沖垮圍堰,不僅工程會被摧毀,數(shù)千名建設者的生命更是危在旦夕。
暴雨破壞了本就脆弱的通信設備。此時,要將下游漫頂?shù)南⒀杆賲R報給上游同事,傳遞信息,只能靠人。
一老一少兩個人穿上雨衣,迎著暴雨趕往雁田水庫。可就在最后兩公里左右的位置,洪水卻淹沒了唯一一條通向上游水庫的去路。水流速度極快,兩人每前進一步都伴隨著危險。兩個人使出渾身解數(shù)與洪水較勁,終于趕在圍堰被沖垮前到達了雁田水庫,及時關閉了泄洪閘門。
在這一年中,人和天的斗爭時時刻刻進行著。建設者們在工地一旁的山體上寫下了“要高山低頭、令河水倒流”的目標,他們開山劈路,鑿洞架橋。為了趕工期,工程設計人員的施工圖畫一張就往工地送一張,設計圖紙畫到哪里,工地建設就推進到哪里。憑著人工開挖、肩挑背扛,僅僅用了11個月,就將6座攔河壩8座水泵站全部建成。
1965年2月25日,東深供水工程如期全線完工,奔騰不息的東江水從這一天起,承擔起新的歷史使命——哺育香港。
每年6820萬立方米的東江水讓香港迅速擺脫了水荒困境,迎來了經(jīng)濟、社會的高速發(fā)展。此后,東深供水工程進行了三次擴建,工程年供水能力從最初的0.68億立方米提高到17.43億立方米。此時,香港人口已趨于飽和,經(jīng)濟發(fā)展規(guī)模也趨于穩(wěn)定,水量已能基本滿足需求。但很快,新的挑戰(zhàn)又浮出水面。上世紀90年代,珠三角一帶經(jīng)濟發(fā)展迅速,周邊地區(qū)的城市廢水排到了東江水河道里,污染現(xiàn)象日益明顯。怎樣才能迅速并徹底改善水質,成了擺在東江人面前新的課題。
工程要將原來的天然河道和人工渠道輸水改為封閉專用管道輸水,達到清污分流。已經(jīng)守護東深供水工程近20年的徐葉琴深知,這是給自己出難題,但對于工程來說,卻是涅槃式的跨越。“要高山低頭、令河水倒流”,從第一代東深供水工程建設者們傳承下來無懼挑戰(zhàn)的勇氣和擔當,讓徐葉琴們扛下了改造的任務。2000年8月,東深供水工程開始進行全面改造。
東深供水改造工程設計的年供水能力是24.23億立方米,每秒通過管道的水流會達到100立方米,這樣的體量,在當時世界上都沒有先例。7000多名建設者投入800多個日夜,最終研究攻克了多個技術難題,他們率先采用了同類型最大現(xiàn)澆預應力混凝土U形薄殼渡槽等四項技術,創(chuàng)下了當時的“世界之最”。歷時三年,東深供水改造工程順利完工通水。
東深供水改造工程可以為香港每年提供多達11億立方米的水,并且保持甚至優(yōu)于國家Ⅱ類水源的標準,實現(xiàn)供水“量”和“質”的雙重騰飛。
為了保護工程沿線的水質,廣東省先后出臺了13個法規(guī)及文件,以確保東深供水水質,深圳市還成立東深公安分局,專門負責守護這條生命線工程。從源頭到沿線保護,東深供水工程已然成為了國內跨流域調水和保護水質的典型樣本。
截至2020年底,東深供水工程累計向香港供水267億立方米,相當于一個半洞庭湖的水量,保障了香港約80%的用水需求。一泓碧水潤粵港。五十六年來,被譽為“生命水、政治水、經(jīng)濟水”的東深水從未間斷,持續(xù)滲入到香港這座城市的每一寸土地,也見證著香港的繁榮發(fā)展。東深供水工程的建設者們還將繼續(xù)擔負粵港兩地人民安全優(yōu)質供水的使命,任重道遠,傳承不息。
關于我們 聯(lián)系我們 網(wǎng)站地圖 用戶調查
共產黨員網(wǎng)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4993號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