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使用手機瀏覽
2020年6月17日晚,習近平主席主持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并發(fā)表主旨講話。
習近平指出,當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,中國和非洲都面臨抗疫情、穩(wěn)經濟、保民生的艱巨任務。我們要堅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,統(tǒng)籌資源,團結合作,盡最大努力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,最大限度降低疫情負面影響。
在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,舉行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,彰顯了中非患難與共的兄弟情誼。習近平主席從共同打造中非衛(wèi)生健康共同體、推動非洲實現(xiàn)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的高度,提出一系列中國主張,為進一步凝聚中非團結抗疫共識、加強國際抗疫合作、推動中非合作實現(xiàn)新的發(fā)展等注入新的動力。
5月18日,在第73屆世界衛(wèi)生大會視頻會議開幕式上,習近平主席建議“加大對非洲國家支持”,并宣布了幫助非洲國家筑牢抗疫防線的系列舉措。時隔一個月,習近平主席主持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,再次強調中方將繼續(xù)全力支持非方抗疫行動。
中非歷來是命運共同體。疫情發(fā)生以來,習近平主席與非洲多國領導人通話,保持高層密切交流。在自身仍面臨巨大抗疫壓力情況下,中國多批次向非洲聯(lián)盟和非洲國家提供大量抗疫物資,積極向非洲國家派遣醫(yī)療專家組,同非方舉辦專家視頻會議,毫無保留開展診療技術交流。
面對疫情,中國和非洲相互聲援、并肩戰(zhàn)斗,中非雙方更加團結,友好互信更加鞏固。“當前形勢下,中國和非洲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命運與共、團結抗疫、共克時艱。中方將繼續(xù)同非洲兄弟姐妹堅定站在一起。”習近平主席同南非總統(tǒng)拉馬福薩通電話時所言,映照著“兄弟同心,其利斷金”之志,承載著中國人民與非洲人民深厚的情誼。
“為克服疫情帶來的沖擊,我們要加強共建‘一帶一路’合作,加快落實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成果,并將合作重點向健康衛(wèi)生、復工復產、改善民生領域傾斜。”習近平主席在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上表示,要堅定不移推進中非合作,并向國際社會發(fā)出倡議,加大對疫情特別重、壓力特別大的非洲國家的支持力度。
▲4月23日,中國援助非洲12國抗疫物資抵達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寶利國際機場。
非洲有句諺語,“一根原木蓋不起一幢房屋”。中國也有句古話,“孤舉者難起,眾行者易趨”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習近平主席高瞻遠矚提出真實親誠理念和正確義利觀,制定旨在推動中非共同發(fā)展的“十大合作計劃”,支持非洲國家搭乘中國發(fā)展的快車、便車。如今,“十大合作計劃”碩果累累,惠及中非人民。
今年是中非合作論壇成立20周年,也是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成果落實關鍵之年。中國承諾建立30個中非對口醫(yī)院合作機制,加快推進非洲疾控中心建設,幫助非洲各國加強公共衛(wèi)生體系建設,同時妥善安排當前中非重大合作項目,支持受到疫情影響的非洲國家盡早復工復產,增強自主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能力,更好造福中非人民。
團結合作是抗擊疫情最有力的武器。習近平在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上表示,我們反對將疫情政治化、病毒標簽化,反對種族歧視和意識形態(tài)偏見,堅定捍衛(wèi)國際公平正義。
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一全球挑戰(zhàn),中國始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,密切同世界衛(wèi)生組織和相關國家友好合作,主動同國際社會溝通疫情和病毒信息、分享抗疫經驗做法,向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質和技術援助。截至5月31日,中國共向27個國家派出29支醫(yī)療專家組,已經或正在向150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提供抗疫援助。中國積極開展對外醫(yī)療援助,獲得廣泛贊譽。
▲5月12日,中國抗疫醫(yī)療專家組抵達剛果(金)首都金沙薩。
尼日利亞阿布賈大學政治學與國際關系教授謝里夫表示,從交通管控到社區(qū)管理,從臨床治療到個人防護,中國經驗增強了非洲民眾戰(zhàn)勝疫情的信心和希望。“抗擊疫情需要深化南北合作、南南合作,需要各國齊心協(xié)力,團結互助,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各國公共衛(wèi)生部門應對能力,減輕疫情對經濟社會的不利影響。”
無論是阻擊病毒的傳播蔓延,還是盡力恢復世界經濟,都需要踐行多邊主義,加強國際社會的協(xié)調與合作。
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言,人類終將戰(zhàn)勝疫情,中非人民也終將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。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(zhàn),中非加強團結合作,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,必將不斷為中非乃至世界的安全與繁榮作出重要貢獻。
關于我們 聯(lián)系我們 網(wǎng)站地圖 用戶調查
共產黨員網(wǎng)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4993號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