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使用手機瀏覽
立德樹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務,更是高校的初心和使命。“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”主題教育開展以來,遼寧大學黨委聚焦立德樹人,推進課程改革創(chuàng)新,打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“三進”工程和“課程思政”建設工程,凝聚各方育人力量,構筑“三大協(xié)同育人體系”,推進思政課程向“課程思政”轉變,努力破解思想政治工作難題,著力構建“三全育人”格局。
思政課領航其他各類課程
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,是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區(qū)別于其他哲學社會科學的根本標志,必須旗幟鮮明加以堅持。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建設過程中,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優(yōu)先發(fā)展地位,充分發(fā)揮其領航作用,引領學科的正確發(fā)展方向。
主題教育期間,遼寧大學在學科建設專題調(diào)研中發(fā)現(xiàn),雖然學校學科門類齊全,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實力雄厚,但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引領其他哲學社會科學學科發(fā)展方面缺少有效載體,引領作用還不明顯。為此,學校發(fā)揮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引領作用和哲學社會科學育人功能,實施哲學社會科學育人工程,深入挖掘學科育人資源,積極構建學生、學術、學科“三位一體”的哲學社會科學育人育才新格局。在哲學社會科學建設中,注重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、觀點、方法,將馬克思主義理論最新成果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,切實轉化為各學科的學理和方法論,有效轉化為學生清醒的理論自覺、堅定的政治信念、科學的思維方法。
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對其他學科的方向引領,帶動了思政課領航其他各類課程,在更為廣闊的學科層面,為推動思政課程向“課程思政”轉變注入動力。主題教育開展以來,遼寧大學以“小切口”解決“大問題”,精心打造的“課程思政”建設工程,從細小處入手,充分發(fā)揮思政課的引領作用,潛移默化地將思政元素融入專業(yè)課程。學校重點建設一批政治導向正確、思政元素和專業(yè)教學有機融合、育人效果明顯的示范課程。建立教學團隊培養(yǎng)機制,通過定期教學研討、相互旁聽課程、以老帶新和以新促老等多種形式,加強教學團隊成員之間的溝通交流,提高團隊成員的“課程思政”授課水平,提升教師將思政元素融入課堂的教學能力。
推動思政課程與“課程思政”深度融合
習近平總書記強調(diào),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,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,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,滿足學生成長發(fā)展需求和期待,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、種好責任田,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,形成協(xié)同效應。高校要通過建強思政課程,發(fā)揮思政課程的引領作用,推動思政課程與“課程思政”深度融合。
主題教育開展以來,遼寧大學聚焦思想政治工作短板,開展了“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思想性、理論性和親和力、針對性”專題調(diào)研,針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、進課堂、進頭腦缺少有效載體的實際情況,結合中辦國辦印發(fā)的《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(chuàng)新的若干意見》和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標準,決定實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“三進”工程。在全省率先全面為本科生開設了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”課,設定為必修課程,明確學時和學分;將“概論”課設定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生必修課;同時在其他專業(yè)研究生中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題教學。學校配齊配強思政課教師,集中教學骨干組建教學團隊。深化教學改革,打造“專題式教學法”“參講式教學法”等教學方法品牌。建設7個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社會實踐研學基地,打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踐課程。
習近平總書記強調(diào),要完善課程體系,解決好各類課程和思政課相互配合的問題,鼓勵教學名師到思政課堂上講課。高校要推進思政課程與“課程思政”深度融合,構建二者同向同行的育人機制,通過思政課程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黨的創(chuàng)新理論;通過“課程思政”傳播系統(tǒng)專業(yè)的知識體系和實際技能。同時,激發(fā)學生熱愛祖國、報效國家的熱情,做到既立德又樹人、既育人又育才。遼寧大學在主題教育期間打造的“課程思政”建設工程,著力構建以思政課程為核心、以通識課程為支撐、以專業(yè)育人課程為輻射的“三位一體”融通互補、有機統(tǒng)一的“大思政”育人體系。充分利用“課程思政”教育教學方式的接近性和教育教學效果的互補性等特點,實現(xiàn)相互促進、相互補充、相輔相成、相得益彰。
推進專業(yè)課教師與思政課教師協(xié)同育人
習近平總書記強調(diào),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,關鍵在發(fā)揮教師的積極性、主動性、創(chuàng)造性。高校要大力引導教師回歸教書育人的初心,使他們深刻認識到教書育人并不僅僅是思政課教師的本分,更是每一位教師的天職。
學校要打造“課程思政”工作坊,定期舉辦思政大講堂,促進思政課教師與專業(yè)課教師之間的交流、借鑒、融合與提升,提高專業(yè)課教師對“課程思政”的認識,推進專業(yè)課教師與思政課教師協(xié)同育人。建立思政課教師與專業(yè)課教師交流機制,打通思政課教師與專業(yè)課教師雙向交流通道,遴選相關學科教師,加入思政課教師隊伍。落實思政課教師薪酬待遇、工作環(huán)境等各項政策保障,不斷提高崗位吸引力,讓思政課教師的活力競相迸發(fā),才智充分涌流。
主題教育期間,針對教師提出的職稱評聘方面存在的問題,學校決定改革評價機制,克服“唯論文、唯帽子、唯職稱、唯學歷、唯獎項”的“五唯”弊端,在全省高校率先實行思政課教師職稱評聘單列計劃、單設標準、單獨評審的“三單”政策。設立“教學型”教授崗位,在職稱評審過程中,加大教學權重。設立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特區(qū),在人、財、物上開辟綠色通道。通過系列制度安排,引導思政課教師和專業(yè)課教師把主要精力放在教書育人上。
課程是高校立德樹人的主渠道,更是堅守馬克思主義的主陣地。高校保持鮮亮底色,關鍵在課程。遼寧大學依托課程推出的“兩大工程”,是一項扎根工程和戰(zhàn)略工程,只有進行時,沒有完成時,須持續(xù)發(fā)力,久久為功,不斷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質量。
關于我們 聯(lián)系我們 網(wǎng)站地圖 用戶調(diào)查
共產(chǎn)黨員網(wǎng)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4993號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