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使用手機瀏覽
“明鏡所以照形,古事所以知今”這句名言,是2016年7月1日,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(chǎn)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講話時引用的。習總書記說:‘明鏡所以照形,古事所以知今。’今天,我們回顧歷史,不是為了從成功中尋求慰藉,更不是為了躺在功勞簿上、為回避今天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尋找借口,而是為了總結(jié)歷史經(jīng)驗、把握歷史規(guī)律,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。”
中華書局出版的《三國志》
“明鏡所以照形,古事所以知今”的出處,是陳壽《三國志》的《吳書·孫奮傳》。其具體的語境是這樣的:當年孫權(quán)有七個兒子,孫奮排行第五,封為齊王,居住在武昌。孫權(quán)死后,他的幼子孫亮即位。丞相諸葛恪擔心孫亮那些兄長們權(quán)勢太盛,威脅到孫亮的地位,所以就將孫奮遷往豫章,也就是今天的南昌。孫奮本來就是個頗有野心的人,如今從富庶顯要、兵馬聚集之地被遷往不那么重要的豫章,自然心有不滿,不但抗命不遵,而且時有違背禮法的行為。此前,孫奮的哥哥孫霸因為桀驁不馴,爭奪太子之位,已經(jīng)被孫權(quán)賜死。諸葛恪于是就給孫奮寫了一封信,結(jié)合歷史,特別是孫霸的反面教訓,給孫奮講了一通身為帝胄子孫當以大局為重的道理,勸孫奮以往事為鑒,所謂“明鏡所以照形,古事所以知今”,如此才能不負身份,不但可以保身,而且有利于天下國家。
不過,孫奮并沒有完全聽從諸葛恪的勸告,當時雖然遷往豫章之地,但他仍然桀驁不馴,多行不法。其最終的結(jié)局,是被后來的吳主孫皓賜死。其實,也不僅僅是孫奮,孫權(quán)的七個兒子,最后的人生結(jié)局都不太好,基本上都死在皇室的殘酷內(nèi)斗之中了。這真是令人感慨。當年曹操看到年輕英俊、神采飛揚的孫權(quán),想到自己的老對手孫堅竟然有這么優(yōu)秀的兒子,不由得感嘆了一句:“生子當如孫仲謀。”古代漢語的表達比現(xiàn)代漢語有更多的模糊性,要是不看上下文,這句話既可以翻譯成“好想生個孫仲謀那樣的兒子”,也可以翻譯成“好想像孫仲謀那樣生兒子”?,F(xiàn)在看來,“生個像孫仲謀那樣的兒子”是令人羨慕的,但是如果“像孫仲謀那樣生兒子”可真的就是人間的悲劇了。
這句話的原文出處以及上下文的語境就是這樣。不過,要說到把歷史當作鏡子,這個提法的專利權(quán)可不在《三國志》;而這句話所具有的意義,就更不局限于孫奮不聽規(guī)勸、最后身死的一人一事了。查找史籍,其實不少古人都有過類似的說法。早于《三國志》的,比如漢代賈誼的《新書》就說:“明鑒所以照形也,往古所以知今也。”晚于《三國志》的,比如《后漢書?馮異列傳》也有這樣的話:“明鏡所以照形,往古所以知今。”而讓“鏡子說”聞名天下的,莫過于《舊唐書·魏徵傳》,根據(jù)文中的記載,當魏徵死后,唐太宗說了一段無限感傷而又意味深長的話:“夫以銅為鏡,可以正衣冠;以古為鏡,可以知興替;以人為鏡,可以明得失。朕常保此三鏡,以防己過。今魏徵殂逝,遂亡一鏡矣!”所有這些,都說明了一點:以史為鏡,乃是受到中國社會廣泛認可的一種共識。
從歷史上來看,使用“以史為鑒”這句話的語境,大多是在廟堂之上,又特別集中在和帝王這一級別相關(guān)的場景中。為什么會這樣?我們至少可以舉出兩大理由。
第一,前代的歷史能夠給君王治理國家提供最直接而生動的參考例證。個中道理顯而易見,咱們打個比方,這就好比一個軍事將領(lǐng)要學習戰(zhàn)爭的藝術(shù),《孫子兵法》之類講述戰(zhàn)爭基本規(guī)律的兵書固然重要,但比這更重要的其實還是以往的戰(zhàn)例,因為戰(zhàn)例的生動性和豐富性要遠遠超過幾句干巴巴的大原則,將領(lǐng)們可以從中學習到更多具體可用、行之有效的技法。對于君王來說,歷史的作用就好比戰(zhàn)例對于軍事家。中國的正史,都是以帝王為主線寫成的,記載了歷代君王治亂興衰的實例,可以給君王的學習提供具體的實例;人物傳記中,半數(shù)以上是大臣,內(nèi)有忠奸善惡,各色人等,它又可以供君王揣摩鑒別選拔人才的具體方法。在這個意義上,歷史就是最好的帝王教科書。我們知道,北宋歷史學家司馬光有一部歷史名著叫《資治通鑒》,而多數(shù)人不知道的是,《資治通鑒》原來并不叫這個名字,而是叫做《通志》,通達的通,志向的志,書寫成以后,引起了宋神宗的高度重視,他認為這部書,鑒于往事,有資于治道,翻譯成現(xiàn)代漢語就是這部書以往事為鑒,對于治理天下大有好處,于是賜名《資治通鑒》,神宗的話實在是把歷史書對于君王的意義說到家了。我們經(jīng)常聽到有人抱怨,說中國的正史,無異于帝王將相的家譜,像關(guān)漢卿、王實甫這樣閃閃發(fā)光的名字是找不到的,一大堆庸庸碌碌的官員甚至是貪官污吏反倒名列其中。這個抱怨說的是實情,但他們忘記了一個基本事實,那就是中國的歷史特別是正史,在其編撰者看來,最重要的或者說第一假想讀者不是學者而是帝王,編撰的第一要義并不在于銘記那些優(yōu)秀人物,而在于為帝王治理天下提供一面鏡子。
第二,是給君王一個強有力的約束。之所以如此,有中國特別的歷史文化原因。從周朝開始,中國人對鬼神的崇拜就遠較商朝為弱,神權(quán)對于政權(quán)的約束力,就不像古代的歐洲等地那么強烈;到了秦漢以后,君主專制愈演愈烈,人間就更沒有什么權(quán)力能夠與君主相抗衡了。而按照馬克思的說法,在君主制的國家里,君主既是整個國家制度中最為關(guān)鍵的一環(huán),又是最為任性的一環(huán),一旦出了問題,對整個國家的影響就是極其嚴重的。那么,究竟怎樣才能對人間君主的行為有所約束、有所引導呢?中國的政治哲學家也找到了一些途徑,比如“天命觀”,比如“天人感應(yīng)”、諫官制度等,而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舉措,就是史官制度。在中國古代,史官是不離君王左右的,一切言行,均由史官記錄在案,這就是所謂的“起居注”,并且按照規(guī)矩,君主本人是沒有查閱自己起居注的權(quán)利的;而一旦舊王朝終結(jié),新王朝的一個重要任務(wù),就是撰寫前朝的歷史,總結(jié)前朝的經(jīng)驗教訓,給前朝的人物特別是君王蓋棺定論。因為所有的歷史都是以帝王為主線的,這就把所有的君王都納入到了歷史的統(tǒng)緒之中。這也給了君王一個強烈的提示:好的君王可以流芳百世,不好的則會留下罵名。一般而言,人總不愿意給后人,特別是自己的后世子孫留下罵名。而要留下好的名聲,就要約束自己的欲望,注意自己的言行。歷史對于在上位者的作用大體就是這樣。
那么,是不是說它對于我們普通人就沒有什么參考意義了呢?絕對不是。一方面,大到國家也好,小到企業(yè)、單位、甚至是家庭也好,規(guī)模不同,但有一些基本的規(guī)律還是相同的。通過歷史,可以為我們、特別是肩負各種領(lǐng)導職責的人們,處理自己工作生活中的各種事務(wù)提供可資參考的借鑒。另一方面,也是對我們普通人更有意義的,是歷史為我們的人生選擇提供了豐富的榜樣。人的成長是需要榜樣的,榜樣明晰了,我們就可以對標學習,更好地成為我們想要成為的那種人?,F(xiàn)實生活當中,我們的交游、視野是有限的,有時很難找到令我們心儀的榜樣。這時,歷史就可以助我們一臂之力。太陽底下無新事,人類所能出現(xiàn)的各色人等,在歷史中基本都能找到。放眼歷史,通過對歷史人物的甄別、反思,就能夠開闊我們的視野,視野開闊了,人生格局往往也就會隨之而改變。
關(guān)于我們 聯(lián)系我們 網(wǎng)站地圖 用戶調(diào)查
共產(chǎn)黨員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 京ICP備12024993號-1